摘要:柴油发电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,相互作用复杂。以下是关键因素的系统分析:
一、燃料特性
硫含量
直接影响SO2排放,高硫柴油燃烧后生成硫酸盐颗粒物(PM)。现代低硫柴油(如国VI标准硫含量≤10ppm)可显著降低硫氧化物排放。
十六烷值
低十六烷值导致滞燃期延长,燃烧粗暴,增加NOx和碳烟生成。
芳烃/烯烃含量
高芳烃燃料易产生碳烟(PM),同时升高燃烧温度促进NOx生成。
馏程与粘度
重质组分雾化效果差,燃烧不完全,增加HC和PM排放。
二、燃烧过程控制
空燃比(λ值)
过浓混合气(<1.5):氧气不足导致碳烟(PM)和CO剧增。
过稀混合气(λ>2.0):降低燃烧温度,减少NOx,但可能因失火增加HC。
最佳窗口:入≈1.8-2.2(兼顾排放与经济性)
喷油参数
喷油压力:高压共轨(>2000bar)改善零化,降低PM(降可达50%)
喷油正时:
提前喷油:燃烧温度升高,NOx↑,PM↓
延迟喷油:NOx↓,但PM和HC↑(需后处理补偿)
多次喷射:预喷降低燃烧噪音,后喷促进DPF再生。
燃烧室设计
涡流/挤流强化油气混合,减少局部富油区(PM生成源)。
三、后处理系统
氧化催化器(DOC)
转化CO、HC及部分PM中的可溶有机物(SOF),效率>90%。
局限:对固态碳烟(Dry Soot)无效。
颗粒捕集器(DPF)
物理截留PM(效率>95%)),需定期高温再生(>550℃C)避免堵塞。
挑战:燃油含硫量高时易生成硫酸盐,降低再生效率。
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
使用尿素(AdBlue)将NOx还原为N2,在入>1.5时效率>90%。
关键:排气温度需>200℃(低温工况效率下降)。
废气再循环(EGR)
冷却EGR可降燃烧温度,减少NOx生成(降幅30-50%),但可能增加PM。
四、设备运行状态
负载率
负载率 | NOX | PM | CO | HC |
低负载(<30%) | ↓ | ↑↑ | ↑↑ | ↑↑ |
低负载(<30%) | ↑↑ | ↓ | ↓ | ↓ |
原因:低负载时燃烧温度低,氧化反应不充分,PM及未燃HC/CO累积。 |
维护状态
空滤堵塞:进气不足→混合气过浓→PM/CO↑
喷油器磨损:雾化不良→局部富油→PM↑
EGR阀积碳:再循环流量失控→NOx或PM超标。
五、环境与工况
进气条件
高温/低密度空气降低氧含量,加剧PM生成(如热带地区)。
高原低压环境导致燃烧恶化,CO/HC排放升高。
动态瞬态工况
突加负载时冒黑烟(PM骤增):因供油响应快于涡轮增压器进气延迟。
冷启动
低温下燃烧不完全,HC排放可达热机状态的10倍(持续约3-5分钟)。
六、技术代际差异
技术阶段 | 典型NOx+PM限值(g/kWh) | 关键特征 |
机械泵 | 8.0+ 0.40 | 无后处理,排放最高 |
电控+EGR | 3.5 + 0.10 | 优化燃烧降低原生排放 |
国VI/Tier4 | 0.4+0.01 | SCR+DPF组合,依赖后处理 |
总结:减排技术路径
燃料升级:超低硫柴油(硫含量≤10ppm)
机内净化:高压共轨+高效增压+冷却EGR
后处理组合:DOC+DPF+SCR(覆盖所有主要污染物)
智能控制:基于负载/温度的喷油及后处理策略动态优化
实际建议:对在用发电机组,优先确保燃油质量、定期更换三滤(空滤/机滤/燃油滤)、校准陵油正时,可降低排放20-40%。高排放敏感区域(如数据中心、医院)应选用配备完整后处理的国VI机组。